法学院:探究互助养老新模式 “时间银行”兴起-985棋牌娱乐

 法学院:探究互助养老新模式 “时间银行”兴起-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法学院:探究互助养老新模式 “时间银行”兴起

发布者:法学院 [发表时间]:2019-07-21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深,“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在全国各地内正在进行积极探索。那么试点地区“时间银行”运作情况和服务绩效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些疑问,我校法学院的学生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栖霞区社区进行走访调查。

7月下旬,队员们来到栖霞区王子楼、尧化等12个社区进行调研。通过对志愿者群体和接受服务者群体问卷调查发现,时间银行志愿者群体中91.2%是社区的低龄老人,剩下的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中有一些专长的居民。而服务接受者,基本上都是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独居、空巢或者残疾老人,这些老人中有些还能生活自理,但是有好多已经处于半自理状态。

小组成员与老人亲切交谈  李灵昊

在谈及参与的初衷,低龄老人志愿者们表示主要是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获得自我成就感等,也有部分表示通过这种服务“互惠”,等自己老了以后希望也有志愿者会照顾他们。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为每周一到两次。主要询问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陪老人聊天,不定期为老人测血压、理发等。对于志愿者们提供的上门服务,老人们都表示出很高的满意度。

 

在王子楼站姚坊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热心地给予答复 汪珊池

在不同的社区,时间银行的发展程度不同。在尧化新村、青田雅居等一些社区,时间银行运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大多是“爱心助餐”,即每天为老人按时送餐上门。有些能够走动的老人,在志愿者的服务下,经常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接受各种服务。

提供“爱心助餐”服务的志愿者合影 汪珊池

南财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许芸副教授表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弘扬了社会志愿精神,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了邻里互助文化新生态”。

通过此次调研,可以发现,时间银行有效利用了志愿者的空闲时间,实现了他们人际交往的,排解了孤独感,也为受服务老人提供了生活便利与人情关怀。

认为时间银行项目值得肯定,一旦它得到有效实施,就能取得1 1>2的好效果。应加快推广进程,将时间银行”这项创新模式做大、做好。真心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项目能被大力推广,使更多人能够老有所养。

通讯员 汪珊池 徐心怡

摄影 李灵昊 戴星月 李林雪 汪珊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