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会计学院“校林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2日至7月16日走进了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的贫困村——校林村,并有幸在校林村支部书记汤子明的带领下,探访了多户贫困家庭,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给他们送去关怀与慰问。
校林小分队合影 潘姝嘉 摄
日久尚且见人心,患难方显兄弟情——周氏兄弟
调研队员访问周宝金 潘姝嘉 摄
周宝金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之前以买卖瓜果蔬菜为生。两年前,他被检查出身患癌症,在治疗手术后,他的身体落下了残疾,只能依靠轮椅维持日常生活。患难方见真情,在他患病之后,他的兄弟一直悉心照料着他,兄弟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虽清贫,但这份兄弟情义越显珍贵。实践小队来到他家后,进行了热切的交流,了解了他的生活现状与需求,并送上了相应的慰问品。周宝金告诉团队成员们,村里正在为他们家积极申请五保,他的日子也是越发富足。谈及脱贫,周金宝热泪盈眶,表达了他对政府近些年持续帮扶的感激、对“精准脱贫”政策的深刻肯定。
不忘慈母手中线,只身赡养老母亲——洪德宏
洪德发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目前他以饲养牲畜为生,在小屋后便是他的猪圈。他独自赡养着年近百岁的老母亲,十分有孝心,汤子明书记也对他赞不绝口。在这之前,由于消息的封闭性,洪德宏与其母亲对政府的相应扶贫政策一无所知。对此,实践小队向他们进行了相应的知识科普,解读了“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在一番交谈后,他们决定今年也申请五保,寻求政府的帮助,争取实现脱贫,奔向小康。
杨书记带领调研队伍走访洪德宏 陆天风 摄
失独家庭生活难,政府关怀助脱贫——田荣清
原本就生活拮据的田荣清一家,在儿子患白血病去世后,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均是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没有劳动收入,日常温饱也成了问题。2019年,田荣清成功申请了五保,生活得到了相应的改善。除此以外,两位老人所居住的旧房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由政府出资在修缮房屋。因此,他们已经成功脱贫。实践小组来访的时候,正值施工团队在重修新房屋,在不久的将来,两位老人也将可以入住新房,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校林小分队与田荣情合影 潘姝嘉 摄
实地走访之后,团队成员对校林村当地的贫困家庭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计划之后展开问卷调查、媒体宣传、对接资源等多种途径来落实帮扶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的目标,各地扶贫政策也正如火如荼实施。作为江苏省南通市为数不多的贫困县之一的校林村,实施精准脱贫一直在路上。
通讯员:何钰菲 施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