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学院:从田埂到餐桌——探寻江苏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新面貌
在国家大力兴农的社会背景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日渐重要。为对农村合作社的供应链金融现状及各类模式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有效评估各类模式并进行优化,我校财政与税务学院“融财汇梦”小分队,在2019年7月走访了江苏省部分农村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
“融财汇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合影 夏希一摄
第一站——南京市溧水区白鹿村
白鹿村坐落在江苏省溧水县东屏镇的东北部,与句容市天王镇相邻,环绕半个东屏湖,
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常溧路穿村而过,环湖公路连接每个自然村庄。小队走访了14户农业合作社,走访过程中,合作社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和日渐上涨的劳动成本,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最大阻碍,也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小队调查发现,白鹿镇合作社规模较小,工作人员多数为留守老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合作社的管理与财务知识。

队员们和白鹿村村民合影 邹逸然
第二站——南京市溧水区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溧水区东屏街道的北端,与句容市郭庄镇接壤,距东屏集镇10公里,距溧水城区25公里。村书记金绍武与合作社经理谢庆香先生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村书记表示,和平村有一个全村的大型合作社,与由几户人家组成的小型合作社不同,和平村合作社则是由村委会组织的全村整体的合作社,全村百分之八十的生产资料集中在村委会中,共同发展农村合作社。和平村合作社于2017年下半年开正式运营,两年内发展迅速。2018年合作社共计收获小麦40多万斤,居于溧水第一。根据今年的发展情况,村书记预测小麦产量今年能达到一百万斤。
队员们参观和平村 邹逸然摄
和平村农业合作社主要面临两大风险。首先是自然灾害风险,如温差、台风等。其次是农作物市场销售价格风险。除此之外,员工的操作风险也不容忽视。合作社是整个村进行生产活动,合作社成员主体是本村成员,进行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生产,以行政村为单位和企业单位经销,销售对象主要是大客户,交易方都讲信用,资金回流百分百,已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销售也通过网络渠道,但比例较少,约为十分之一。
队员们与和平村村干部合照 邹逸然摄
第三站——盐城市盐都新区福才社区
福才社区是以刘福才烈士命名的村居,是盐都区行政中心所在地。社区广泛宣传红色文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先后荣获 “江苏省文明社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福才股份合作社作为盐城第一批实现农村合作社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村子,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区性的集体经济组织。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普惠2779人次,股金分红约100多万元,医疗补贴30多万元,大病补助约20多万元。合作社除了通过不动产租赁获得收益外,现阶段正对林木业、海产养殖业进行投资。在自有基金富足的前提下,投融资风险都较低。
队员们与福才社区干部合照 陈淑慧摄
第四站——盐城市盐渎街道伍康社区
伍康社区地处盐都区城南片区,现有今朝园艺、伟业花卉项目2个绿化植树面积1500亩,种植、养殖业齐全,各类个体户近100户,劳务输入人数近1000人。2018年12月新成立伍康经济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合作社将进一步开发农田、鱼塘,以承包租赁形式进行经营,努力带领社员走向共同富裕。
队员们与伍康社区干部合照 陈淑慧摄
走在田埂间,漫无边际的农田上承载着农民对秋天的期望,隆隆作响工作中的农机孕育着合作社的未来。队员们离开实践地点后,不禁感叹餐桌上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在这条供应链上走了多少的路!
新型多样的农村合作社不断发展,但其规模化体系化整体化的协调统一还需要很多努力。大型的合作社成功案例亦具有难以复制的独特性。每一个合作社都需要对当地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结合自身特色,综合考虑风险因素,才能带领社员们走向共同富裕。
文稿:朱雨萱 赵子宁
摄影:邹逸然 陈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