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学院:南财大学生走进广西,相约漓乡,再赴灵川之约 -985棋牌娱乐

 国际经贸学院:南财大学生走进广西,相约漓乡,再赴灵川之约 -985棋牌娱乐
当前位置: 985棋牌娱乐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国际经贸学院:南财大学生走进广西,相约漓乡,再赴灵川之约

发布者:国际经贸学院 [发表时间]:2019-07-13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7月8日,我校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抵达了绣球之乡——广西,相约漓乡,再赴灵川之约,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灵川县三街镇中心校开始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以“足球归漓乡·绣球至南财”为主题,秉持着“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理念,在2018年“传球计划”的基础上,将先进的足球教学方式和足球发展理念带去灵川,并将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绣球文化带回南京财经大学,以此进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并赋予了“传球”更深的含义。其中包含的板块——“非遗进校园”,旨在通过各种益趣结合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促进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

(小队到达灵川县三街镇中心校 黄彬 摄)

走近留守儿童,再续“传球”爱心行

7月9日是三街镇中心校的孩子们的期末结课仪式,在三街镇团委唐思琪书记和三街镇中心校全荣辉校长前期的大力宣传下,孩子们对本次支教活动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在和三街镇中心校的年级主任进行了对各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了解之后,志愿者们分成了九小队到班宣传并分发报名表。在场的家长们和学生们也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大致了解了本次支教的各项趣味课程与规章制度之后,许多孩子都主动来和小队成员了解具体情况,并纷纷填写了报名表。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宣传,支教团队为暑期趣味课程招收了总计42名学生,在了解到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们多为留守儿童后,志愿者们决定在教授趣味课程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填补他们心灵的空缺,为他们留下一段充实难忘的回忆,替留守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

(家长填写暑期教学报名表 资薇 摄)

遇见你,在我最美的时光里

经过了上午短暂的相互了解,支教团队在下午与孩子们举办了一场见面会,在小队成员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后,孩子们也纷纷登台亮相自我介绍。在志愿者们的鼓励和关怀下,原本害羞内向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放下心防,踊跃地参与其中。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黄彬 摄)

为了能进一步增进同学们和志愿者老师的感情,志愿者和孩子们进行了“你画我猜”、“成语接龙”、“击鼓传花”等小游戏,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也借由各项活动展现出了丰富的成语储备量,抽象的绘画能力和独特的想象力。小队成员通过见面会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并结合每个孩子的性格制订了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也为这一次的“传球”爱心行迈出了第一步。

(小队成员与学生们“击鼓传花” 资薇 摄)

深思教学过程,感悟支教内涵

“志愿活动不仅有利于支教地区的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随着第一天的支教活动也顺利结束,志愿者戴泽宇感慨道。

在灵川县三街镇中心校第一天的支教生活中,小队成员既从与孩子交流中获得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成长,也从中深刻地感悟到乡镇与城市文化思想各方面的不同,了解到了留守儿童内向羞涩的性格。下一步志愿者们将更注重于向学生们传递江南金陵一代的特色文化知识和全新足球理念,努力让乡镇孩子们在趣味课程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用爱心温暖孩子们的童年,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协助他们迈出走出乡镇、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通讯员:覃铄雅 戴泽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