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我校食工学院的“今食往日”团队分别在杭州、金华、扬州,向当地老居民采访,询问关于食品发展及做法的改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年人外出务工,仅剩老人独守村庄。部分老人仍有怀旧情结,保留着灶台烧火烧菜的习惯。相比煤气灶,老人觉得灶台上出品的美食更合口。
老旧的灶台 朱丹萍摄
询问中了解,以前吃集体大锅饭时,吃的大多都是番薯野菜,米饭仅有一点,更别提肉食了。而现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人民基本的温饱不用愁,不用再过以前那般饔飧不继的日子了。
队员采访老人 朱丹萍摄
而与杭州老居民不同的是,金华农村的老人家选择了改用现代厨具。虽然老人们怀念铁锅出炉的饭菜特殊的味道,但容易混有铁碎,影响食物的整体美观,且排放烟尘,对空气存在污染。所以,大家都改用现代厨具,高效且卫生。

崭新的现代厨具 钱宇辰摄
食材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交通变得发达,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买到外地的食材,原材料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做出不同口感的美食。
扬州的队员则是采访居民询问了关于淮扬菜特点的变化。淮扬菜清淡平和,讲究刀工,刀工不仅体现在外,例如将豆腐干细切成丝,还蕴藏在菜品内部,如狮子头肉馅是用刀把整块肉切成均匀大小的颗粒。但也正是因为其精细,做工耗时,在大众社会,反而没有川菜、湘菜等入门较快的菜系热门。淮扬菜自发展以来,经历了许多改变。清朝被称作“九丝汤”的大煮干丝现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佐料还按季节不同而有变化。
大煮干丝 顾扬摄
而将来,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全国各地的新鲜食材都将融入淮扬菜中,各大菜系的做法也会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