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8日,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大米实践小分队”实地走访了粮油市场与超市,并在线上咨询客服,调研了商家与消费者对绿色大米的认识,初步了解了绿色大米的市场现状。同时也通过实验对基于红外光谱检测绿色大米的仪器适用性进行了探索。
团队在南京财经大学合影
据国家相关标准,市面上的大米标准要符合gb 1354(大米),其中规定大米按食用品质分为大米和优质大米,根据碎米量、加工精度、不完善粒的含量的不同,清晰列出籼米与粳米的等级划分,主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对于优质大米也分三个等级,相比于大米指标还增加垩白度与品尝评分值。绿色大米是从普通大米向有机大米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根据ny/t 419(绿色食品 稻米)规定粳米籼米的不完善粒要低于3%,垩白度低于5%,籼米小碎米要低于1%,粳米低于0.5%。对比gb 1354可见绿色大米一定是优质大米级别的一级或是二级级别。此外ny/t 658(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明确给出标准:直接接触绿色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制品应使用无色的材料,绿色食品包装上应印有绿色食品标志。
线上线下调研,了解绿色大米的市场现状
小队在某宝搜索栏搜索“绿色大米”关键字,根据销量排序,发现线上销量较好的大米中价格都较为便宜,包装上产品标准代号都是gb/t 1354,而销量靠前的大米产品外包装并未标识绿色食品字样,商品名称却注明有绿色认证字样,小队成员咨询客服时,客服明确表示是绿色大米,可是却出示不了相关认证证书,回复的消息也比较含糊。有的网页参数详情界面未注明产品标准代号,还有的详情里提供了有绿色、有机证书,而产品包装却没有任何的标志。
小队来到新港粮油食品市场,这里有着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大米,不过东北大米居多,而且标注有绿色商标的大米60%产自东北地区,这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走访了多家批发商户,发现这里销售的大米大多采用的标准是gb/t 1354,有的优质大米采用的是ls/t 3247,还有较为有名的五常大米采用gb/t 19266标准。
咨询售米店员相关问题
实践小队查看了解绿色大米包装
接下来,小队采访了菜市场过往的群众,菜市场这种中低端市场的80%的消费者,购买的大米价格在2.5元-3.5元每斤,即常规米,同时他们对绿色大米的了解几乎为零,对于市面上绿色大米的价格也表示接受不了。而采访大型超市的中高端消费者,70%采访者听说过绿色大米,但也不是很了解,同时表示能接受价格在10元以上的高端优质大米,但也不会刻意去买标有绿色食品标识的大米。
成员采访菜市场消费者
成员采访超市购物消费者
实践小队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绿色大米的市场现状并不乐观,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了解相关绿色大米的标准下,无法识别大米优劣与否,只能通过口感来决定大米是否值得购买。同时,绿色大米的宣传力度也非常欠缺,市场还有待规范,绿色食品的观念也没有深入人心。大部分消费者,特别是中低端消费者不知道有绿色大米,在购买时也不会将其考虑在内,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绿色大米只是一个认证标志,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多了一个标识价格就要贵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大米不只是一个标识,它意味着产品是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绿色大米与常规大米在外观上并无差异,无法经感官鉴别,实践小队会通过接下来的实验为绿色大米的有效鉴别开辟道路。
专业实验分析绿色大米:基于红外光谱检测绿色大米的仪器适用性探索
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初期,自 1940 年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以来,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红外光谱是分子能选择性吸收某些波长的红外线,而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检测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可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又称分子振动光谱或振转光谱。基于红外光谱具有检测分析速度快、无损分析、样品需求量小等优点,实践小队拟开展基于该分析方法的绿色大米与非绿色大米,以及不同品牌的绿色大米的鉴别技术研究,为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绿色食品提供技术支撑。现阶段主要针对该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开展了相关研究。
红外光谱仪测试现场
此次红外数据是由nicolet is-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所得。首先,取100克大米,利用fw100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粉碎2分钟后进行筛分。接着,测试前进行背景信号采集,排除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对绿色大米测试数据的干扰。然后,每种粒度下的米粉分别装样5次进行测试,考察绿色大米样品均匀性。最后,对同一样品重复采集3次,考察红外测试仪器的稳定性。

100-140目米粉五次测试谱图

100-140目米粉三次测试谱图
经谱图对比,发现米粉粒度在100-140目时差异较小,对所测数据去燥 msc后计算得到在525-635 cm-1,635-4000 cm-1和525-4000 cm-1三个波段范围的rsd值分别为5.113%,0.230%,0.305%,峰的位置a波数(σ)及b透光率(t%)较为一致,仪器在该粒度下重复性较好,且绿色大米粉碎粗细在该条件下的三次测试谱图重合率最好,经计算,525-635 cm-1,635-4000 cm-1和525-4000 cm-1三个波段范围的rsd值分别为1.81%,0.19%,0.22%,仪器较为稳定,该条件下所得的数据更为可靠。基于红外光谱检测100-140目绿色大米的米粉,所得数据稳定性高,红外光谱法鉴别绿色大米具有潜在可行性。
生活小妙招 ,教你pick绿色大米
“首先看标准与等级,gb 1354是大米最基本的标准,如果产品实行更好的标准会标注更高的标准,由此可以知道购买的是常规大米还是优质大米,根据等级决定价格‘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规律确定是否满足自身需求。然后看是否标识绿色标志,有的打着绿色食品的幌子对大米提价,只要外包装没有绿标的都不是绿色大米。此外,由于绿色大米限制使用防腐添加剂,其保质期相对于常规大米的短,一般开封后最佳食用期在一个月。还有外观口感同样重要,外观上绿色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看上去清白且透明,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了解大米农药残留,口感也成为大众选购大米的最直接方式。”小队成员为消费者鉴别绿色大米支招。
绿色食品标志
2018年中央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绿色食品也逐渐进入群众生活,中国作为一个稻米大国,绿色大米随之进军市场。小队将继续针对“究竟如何摒弃生活中质量有问题的绿色大米而放心地吃上一口健康大米”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唐方舟、李良翠
2019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