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南及太湖之滨,经过长期的发展,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饮食文化特征。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无锡的饮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注重情景的运用,追求美的意境。经过不断的发展而形成了如今精细和谐的餐饮技艺,这也反映了无锡饮食文化的内在个性。
因此,我校食工学院“现代饮食文化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调查”实践团队出于对历史因素,交通出行的综合考量,选择对无锡的南禅寺,崇安寺进行了调查。
南禅寺
7月上旬,团队来到了南禅寺。南禅寺位于无锡南隅、古运河畔,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间,规模宏大,南朝名寺无与伦比,号称“江南最胜丛林”。古塔为七级八面阁楼式,檐角悬挂铜质铎铃,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美誉,无锡八景之一。 商城中妙光街已被无锡市政府命名为无锡市旅游街,是4a级旅游景点。
图片摘自网络
现代饮食的潮流显然给南禅寺添加了一抹色彩,形形色色的西式快餐也逐渐成为人们的选择,但是传统的中式餐饮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吃货文人汪曾祺曾在《五味》一文中说:“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甜食是多数无锡人喜爱的,南禅寺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甜食可供选择,无论是糕点还是小吃,吃到嘴里都免不了那一丝甜意。在这个地方,哪儿都能看到的西式快餐并不如传统地方菜来的诱人。
南禅寺的传统活动图片摘自网络
团队发现,大多数游客都希望能够多尝一尝地方传统美食,而且在味道方面少有失望。南禅寺还保留了许多佛教元素,“对于一般人而言,素食是一种不食肉类、有益健康、有益环境的的饮食方式,而对于佛弟子而言,素食更是一种慈悲与智慧的修行。放生的意义在于提倡爱生护生的精神,其实吃素才是根本。如果普劝大众吃素,则成为一种普遍的大放生。每逢农历二十八,南禅寺都会请大家来寺庙吃素。”
南禅寺饮食种类占比图
崇安寺
第二个调查地点是崇安寺,崇安寺步行街依托崇安寺,数百年来一直都是无锡人的游乐消费的中心。目前,整个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区,分为珠宝古玩区、皇亭小吃区、特色商业区、民俗展示区、体育文化活动区、品牌服饰区、休闲娱乐区。老话讲:市因寺而兴,园因街而荣。崇安寺以其悠久的文化传承,成为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齐名的江南四大特色街区。
图片摘自网络
类似于南禅寺,崇安寺附近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传统中餐,甜点蛋糕,饮料咖啡,西式快餐等等。崇安寺美食城有黄亭美食,在朝阳广场南禅寺美食街则有著名的穆桂英小吃。这两个地方美食的品种很多,环境也很不错,基本上无锡有点名气的小吃在这两个地方都能找得到。崇安寺作为无锡的商业中心,开发至今共三期,包括云蝠大厦在内共数百家店铺。其中,一期最多的是无锡特色本帮小吃,有老字号王兴记,皇亭,拱北楼等名号分店;二期有许多日韩小吃定食,三期云蝠大厦内有水林间,卯时,巴奴等诸多排队店,就看你想吃什么啦。崇安寺街区这一阶段的空前繁荣是与当时的城市经济背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无锡地区经济文化稳定发展,京杭大运河又保证了无锡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使之成为区域物资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不得不说外来文化对传统饮食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走到哪,似乎都能看到熟悉的西方餐厅,千篇一律,如果不仔细观察,似乎大部分城市经典都是一个模样,对于奔波了很久而且饥肠辘辘的团队成员来说,心中难免感到枯燥,只有那些特色的地方餐厅才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漫步江南的轻松感。游客们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也是奔着这些东西而来。
崇安寺饮食种类占比图
总结
对于南禅寺和崇安寺的调查已经结束了,在行程中大家虽然疲惫但收获颇丰,尝到了美食,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南禅寺与崇安寺距离不远所以差别并不明显,美食种类类似,而且相同的餐厅较多,对于前来游玩的人来说难免有些乏味。随着商业化的不断推进,饮食文化也避免不了商业运作的痕迹。良性的商业化无疑是优秀的文化推广方式,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商业化的推广更有利于饮食文化的普及。无论是西式的还是中式的美食,在商业化后都得到了成效,所谓地方传统美食也可以在其他其他地方看到吃到,这对于美食文化的传播无疑是有利的。
团队认为,一些商业化行为也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比如说不正宗不纯正的地方美食的出现,某一种美食过量的传播导致其他传统美食的没落,饮食多样化的减少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而这恰恰是商业化“优胜劣汰”所难以避免的一个弊端,希望在以后的策略规划上这样的问题都能得到改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