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读书学习,参加高考成为孩子成人成才的最重要途径,绝大多数家长所期盼的就是孩子能够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而在此之前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也因此爆发出一场场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之下,家长们的焦虑感也愈发沉重,一些家长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争相送孩子去补习。那么地区之间家长的这种焦虑是否相同呢?在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存在差异的客观条件下,我校国际经贸学院“幼儿教育小队”针对云贵皖沪四地区展开了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焦虑差异的调查研究。
7月14日,“幼儿教育小队”成员分别在各自的所在地:上海、安徽、贵州、云南进行了实地抽样调研以及采访。
焦虑程度不同,培训机构设置存在差异
上海地区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就可以参加培训班,分层次、分级、分目标的从思维、语言、动作、人际等方面,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引导孩子融入集体,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其中涉及到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知识,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会去超前学习小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舞蹈、绘画、各种乐器等兴趣班。采访的过程中不止一位家长表示自家的孩子已经在学习数学和英语,同时还上一门兴趣班,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当问到为什么让孩子学习这么多门课程时,家长们回答无论是后面的幼升小,还是小升初环节,要想让孩子进重点学校学习,就得让孩子提前学习知识。而学习乐器,舞蹈等是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潮流。通过对家长的采访可以了解到上海地区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是极其重视的,在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发现,上海有76.1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超前学习知识。
上海某绘画培训班的孩子在户外写生 赵杨莉 摄
安徽地区的幼儿上的主要是乐器、舞蹈、绘画和英语等培训班,并没有过多的幼儿语文、数学培训班。采访中发现,家长们希望孩子从小学习一项技能,很多四五岁的孩子就被家长送来上课,由于孩子年纪较小,很多家长还会陪同孩子一起上课。
贵州地区的队员在其调查的英语培训机构中发现,该机构都并未设置针对二年级以下孩子的英语补习班,在与机构的工作人员交谈中了解到,这里很少有家长会让学龄前儿童学习知识或技能,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学龄前的儿童只要保持天性,没有刻意补习的必要。在走访中有一些家长对此次的调研产生困惑,在他们看来,学龄前儿童没必要进行过多超前学习。
云南地区的队员在其调查中发现的情况与贵州类似,很少有针对幼儿的培训机构。经采访的家长也表示,他们在幼儿园期间,并不会选择把孩子送去培训班,至少在孩子大班及以上,才会相应的选择把孩子送去学习乐器、舞蹈、绘画等技能。云南和贵州地区的家长对于孩子升学的焦虑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焦虑并不像上海,安徽的家长们在孩子到达学龄以前就展现出来。
云南某幼儿园大班孩子在学习架子鼓 吴川丽 摄
教学资源不同,学习环境存在差异
我国疆域面积辽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四地区的调查问卷结果,安徽、云南和贵州地区家长认为当地教育资源紧缺所占的比例为49.02%、74.67%和59.73%,而上海地区有74.6%的家长认为当地具有较好的教育资源。
贵州地区的队员在其走访的培训机构中发现,部分机构的环境较为简陋,存在采光通风条件较差、桌椅老旧等问题。而上海地区的队员所调查的教育机构中,不仅桌椅等硬件设施较好,而且部分班级配备一名教师、两名辅导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很多针对幼儿的英语培训机构都有外教参与授课。
钢琴培训地点 易君宜 摄
地区环境不同,家长想法存在差异
上海地区的家长更多的选择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上海黄女士认为:孩子年龄小,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学习东西快,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落后于其他人。
安徽地区的队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孩子家长认为,有必要给孩子报一两门兴趣班,不宜过多。调查队员在安徽某英语培训机构中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十分重视孩子英语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就给孩子报班,等到孩子三岁直接去上课。
云贵两地的家长与上海、安徽相比,更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尚小,不应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给孩子太多压力。云南刘先生认为:孩子的成长是分各个阶段的,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正是玩的年纪,在这个时期,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所参加的培训班更多是家长强加给他们的,到了他们该学习的年纪,他们喜欢什么,自然会去学习什么,家长才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在调查问卷中发现,云南仅有29.32%的的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超前学习知识,而贵州地区也仅有40.42%。
实践队员进行街边采访 程默染 摄
结合实际分析,探究差异根源
经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后不难看出,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焦虑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上海、安徽、贵州、云南。四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决定了教育资源丰裕程度,从教育资源角度分析,教育资源丰裕程度恰与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焦虑程度成正比。“这令我们对于家长幼儿教育焦虑背后的根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为什么教育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的家长焦虑程度越大?我们也针对此展开了走访调查。”小队队员程默染介绍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育资源丰富的区域,例如上海,家长们自身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或有途径接触到此类人士的比例远大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例如云南。同时,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社会竞争残酷程度也远大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经济较发达,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的家长更加重视幼儿教育的开展。第一,残酷的社会竞争迫使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幼儿教育赢在起跑线上;第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长期接触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人群会使家长们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和攀比心理,而重视家教传承的中国家长也更容易将这种紧张感和攀比心理转移到孩子身上。”
“幼儿教育”小队通过对上海、安徽、贵州、云南四地的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四地区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焦虑的差异,有利于存在客观教育资源差异的不同地区的家长深入思考自身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或有所偏颇,同时也说明了幼儿教育在部分地区存在的不足或过分失当。
撰稿:吴川丽、程默染
摄影:赵杨莉、易君宜、吴川丽、程默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