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我校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秉持着“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理念,在延续2018年“传球计划”的课程基础上,以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为己任,促进广西与江南文化的相互理解,赋予“传球支教”更深的含义,课程的主题“文化绘思”,旨在通过各种益趣结合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促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与认知。
中西交汇,感悟文化交融
志愿者们在了解到这边的孩子由于英语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时,志愿者黄彬创新授课方式,从英语的独特音标入手,以趣味的拼读模式成功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带领孩子们领略了英文音标的奇特,让他们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在经过一堂西方文化的熏陶后,志愿者梁鸿俊开展的人文历史课则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教学课。他以传统东坡肉烹饪结合现代爵士乐的音乐短片由浅入深切入主题,带孩子们领略绮丽壮阔的大宋风光,从《猪肉颂》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善煮”入手给孩子们普及了宋时人民的饮食文化。而上午的最后一节趣味绘画则由志愿者戴泽宇从中西方不同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进而由西方油画和中国国画引申至中西文化差异及发展。
一上午中西交汇的课程,从文学、饮食、艺术三个方面依次入手,为孩子们展现出了一幅立体的中西方文化对比图,替身处深山、无法接触到外国文化的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又为他们揭开了瑰丽西方文化的面纱。
(志愿者梁鸿俊开展人文历史课 覃铄雅 摄)
数学连军事,感受数字的魅力
由志愿者包强带领小朋友们学习的简单的数学统计,并且以创新型条形图上课加分方式,激起了全班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在对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以孩子们喜欢的季节为引子邀请各分组学生代表上讲台绘出适合的统计图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意趣横生的数学课。
(数学课上孩子们踊跃举手互动 覃铄雅 摄)
随后志愿者张冰玉的趣味军事课利用一段振奋人心的中国军队视频,激发起小朋友们对军事学习的兴趣。后又以部队特殊数字读法入手,让同学们体验了短暂的军人生活,激情昂扬的“幺、两、三、四、五“等数字读音充斥着整个教室,并通过快速的益智课堂小游戏,让全班小朋友进入到学习状态,巩固所学的军事知识。“无论是数学课中的统计,还是军事课中的常识领略,数字均占比巨大。通过这两次课更能让小朋友们学习小到数理运用,大到国防军事的各种知识,数学和数字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志愿者张冰玉说道。
特色足球,品味足球文化
因桂林市暴雨天气,加之小朋友们对足球理论知识的匮乏,志愿者许健忠将室外特色足球课改成了室内足球理论课,利用足球界的趣味比赛解说让小朋友们对稍为枯燥的足球理论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张刺激的足球赛配上风趣幽默的解说,令小朋友们捧腹大笑之余学会了不少足球理论知识。通过提出一个个关于足球理论小知识的问题,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志愿者老师也恰恰在孩子们求知欲最旺盛时,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听得进、懂得深,许健忠老师正是用小朋友们所喜爱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趣味生动,紧抓小朋友们的心,向孩子们传授知识。
(室内足球课教授孩子们足球理论知识 黄彬 摄)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当志愿者看到孩子们结伴有说有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团队负责人覃铄雅不禁感慨道,“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欢快的,他们纯洁童稚的心灵总在不经意间感染着我们。给孩子们上课无疑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每每想到能将有用的文化知识传递教授给孩子们,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又多了一分。能在他们的童年时光里留下美好的印记,能让深处大山深处的他们感悟到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正是我们支教活动的意义之一。”
通讯员:张冰玉